2024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新教材
市级培训与研修心得体会
2024年10月30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抱着虔诚求学的态度,赴郎溪县参加了宣城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新教材市级培训与研修。为期一天的培训,满满的干货,让人醍醐灌顶、收获匪浅。

30日上午,先由四位优秀教师带来了四节一年级的说课,然后是宣城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朱路主任带来了讲座《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样态的策略与实践》,最后由宣城市第八小学书记张一玲带来了讲座《三立模式:构建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作业的新形式》。30日下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核心作者方丽敏老师带来了讲座《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儿童化表达与教学性转化》。

这次培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教材的详细解读,更让我对新课标下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实践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教材整体采用对话式叙事风格,绘本式表现方式,活动性内容设计和板块式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教学结构的转变,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中穿插了更多的道德模范和典型案例,这些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道德行为背后的情感和价值。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规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合乎道德和法律的选择。
教材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故事、游戏、情景模拟等,使得道德与法治知识不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接近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趣味性。这样生动的教学资源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变得富有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
教材从课题到课文内容,都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表述和指向也更为具体明确,尤其是课文内容,对关键点都作了具体的指导,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指向性。更明确的表达,更清晰的思路,更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新教材出自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这样从生活中走出来的思政课,才是更有实效的思政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