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学意正浓。10月23日,宣城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新教材教学研讨暨基地校联盟活动在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顺利举行。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来研讨如何上好新教材。宣城市教学研究室朱路老师,各县市区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基地校部分成员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

【上午场】课堂展示 · 经验共享
课例观摩,精彩纷呈
宣城市第四小学、张一玲名师工作室的陈加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红红火火中国年》第一课时,通过丰富的活动和情境创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春节的习俗,更在亲身体验中激发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成功地将文化种子播撒在了孩子心中,以生动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郎溪县建平中心小学、施拥军名师工作室的周声滢老师带来二年级上册《我向国旗敬个礼》第一课时,从细节入手,引导孩子们不仅懂得了国旗的含义,更将心中的崇敬化为规范的注目礼和自觉的行动,通过情感浸润,激发学生对国旗的崇敬与热爱,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鲜明的国家印记。

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的汪强子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一课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建美好校园,他巧妙地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到建言献策,将“小我”融入“大我”,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大大提升了责任感。

经验分享,智慧碰撞
教学不止于课堂,探索永无止境。在经验分享环节,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张一玲名师工作室的嵇黎明老师以《跨学科融合 聚素养目标》为题,他从不同视角分享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现多学科融通,提升综合素养,为德育工作打开了广阔空间。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更是育人的蓝图。宣城市第四小学中梁校区、张一玲名师工作室的李翠平老师分享了《用好新教材 育好“中国心”》,强调新教材在价值观引导与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

【下午场】专题讲座 · 互动研讨
专题讲座,引领方向
下午,郎溪县教研室施拥军主任以《盘点主题教育 AI赋能教学》为题,从主题教育的内涵范畴、编排方式和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并清晰展示了AI如何为教学赋能增效。这场时代前沿的讲座,不仅展示了技术赋能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新路径,也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刷新,为我们探索未来的育德新形态打开了新思路。

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的执行校长陈文化作了题为《校本班本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讲座,深入探讨校本课程与德育实践的有机融合,系统讲述了校本与班本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这场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充满了实践的智慧,为我们如何让德育在独特的文化土壤中自然生长指明了方向。

宣城市教学研究室综合部主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老师对现场课例、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作了精彩点评。她在总结时强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既要扎根传统,挖掘本土资源,也要拥抱变革,善用科技手段,让德育工作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道德与法治课堂,用心、用情培育一代又一代热爱祖国、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同携手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篇章。

评课议课,共促成长
最后,各市县区教研员、名师工作室团队和骨干教师代表围绕上午课例展开热烈讨论,交流教学困惑,分享实践心得,在思维碰撞中共同进步。

秋光正好,教研如诗,教研之路,老师们同频共振。大家带着收获与思考,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共话教学新思路,共绘育人新图景,继续深耕,砥砺前行!每一次相聚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宣城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团队将继续携手同行,用好新教材,育好中国心,共赴教育的美好明天!(图文:俞晗 / 编辑:嵇黎明)
|